2014年9月4日星期四

习著热销,官方话语微妙转变?(章立凡点评)

习近平著作热销,官方话语微妙转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Pool photo by Chung Sung-Jun
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07年出版的著作《之江新语》被摆放在浙江馆、社科精品馆等多个展馆的明显位置,这 本书也是上海书展“重点推荐图书”之一,据中国多家媒体报道,是本届上海书展的“热门书籍”。同样受到热捧的还有新近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 本》、去年再版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及今年再版的习近平1992年所著《摆脱贫困》,这一系列书籍在短时间内密集占据了中国媒体的报道。
6月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宣部下属的学习出版社在2014年6月23日 出版发行。而再版的《之江新语》和《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等书则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分别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重印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得以 重新出版。
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在采访中说:“领导人出书畅销很普遍”,但习近平一系列书籍最近热销的现象“应该是有关部门特意为他打造 的形象。”张鸣指出,这种做法在中共领导人中并不少见,“每个人都会去做这些事情,但从效果上来说,习近平的形象塑造是有效果的,取得了一些小突破。”
中国近代史学家章立凡在采访中评论道,国家主席系列书籍近期热销及密集报道的现象,反映了“一个是高层有这样的需求,一个是媒体有 这样的传统”。“对他(习近平)来讲,要巩固权威、集中权威,需要从舆论上加以配合。而从媒体自身来讲,他们也习惯一种传统思路,造神运动的思路,可能一 有这样的安排就一拥而上。” 章立凡说。
在这一系列书籍中,习近平2002年至2007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所著的《之江新语》和今年6月刚刚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受到最多关注。
《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根据上海《新民晚报》8月20日刊登的本届上海书展评选出的“双十佳”(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榜单, 《之江新语》位列“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第一位,同样入榜的还有《甲午殇思》(上海远东出版社)、《博尔赫斯的面孔》(译林出版社)等书。而据中国国家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CCTV)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不到两个月时间,发行量即突破1000万册”。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以笔名“哲欣”自2003年2月25日至2007年3月25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 短论辑录。习近平调任上海时,《浙江日报》向省委办公厅提出将“之江新语”专栏文章集册成书的建议,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8月首次出版,初版印刷 5000册,内部发行。201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重印《之江新语》,该书责任编辑、浙江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虞文军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 称,旧版《之江新语》得到了习近平本人的审阅和肯定,新版《之江新语》因为有之前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习近平另一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 思考与实践》重印在前,审批过程很快,印数达138万册,并且截至2014年8月中旬已经售出了125万册。
在《之江新语》卷尾“编者的话”中,浙江日报社谈及当初集册出版《之江新语》的原因:“这些短论,思想性强、针对性强、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言之成句,持之有理,文风朴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以下缩写为《读本》)由学习出版社在2014年6月23日出版发行。根据央视和新华网报道, 《读本》出版后,各地各部门立即开展学习:“北京、浙江、四川、陕西、银监会、审计署等立即组织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山西、福建等地把《读本》学 习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山东、湖北、湖南、青海、甘肃、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召开学习座谈会,天津、辽宁、江苏、重庆等地及时把《读 本》发放到县乡、街道、社区,云南、新疆组织翻译《读本》少数民族文字版,推动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学习。”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读本》的出版发行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行动的指南,有助于大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由学习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
对于这类书籍的热销,张鸣评价道:“肯定还是有习近平的粉丝,还有研究他动向的人会去读这些书,但从‘喜欢读’的角度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毕竟这些著作政治性很强,不可能是真正的所谓畅销书。”
习近平上台后,在治党执政方面表现强硬,强势推行反腐行动,要求“苍蝇老虎一起打”,而在个人形象塑造上则多走“亲民”路线。不论 上任初期被香港《大公报》报道的乘出租车“假新闻”,还是去北京庆丰包子铺吃包子、走访京城胡同南锣鼓巷,都在媒体舆论上营造出关心民生、亲近民众的领导 人形象。而此番个人著作成为“畅销书”的现象,再次成为他亲民形象塑造的组成部分。
张鸣同意这种说法,并认为书籍在现在已是传播力较低的形象塑造方式,相比之下,”网络上、微博上更有效果”。“习近平的形象塑造还是比较成功的,配合他的最近反腐的声势,在老百姓中还是得到了认可。”
章立凡在采访中认为,《之江新语》和《读本》的畅销,多因为这类书基本上是通过党政系统购买,然后发给干部学习的;同时,从官场学 的角度来讲,阅读领导人书籍非常有必要,还是会有不少人会读,特别是体制内的人。“上来一个新领导人,大家摸不透他的脾气,而且他现在发动这么严厉的‘打 老虎’运动,所以体制内的官员也是人人自危。在这个情况下,我想会有很多人去研究新任领导人的爱好、性格等等。所以就要从他的文章里去研究,揣摩领导的心 思。”章立凡说。
通过细读《之江新语》,章立凡做了一些数据统计,以分析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执政思路。
从引文的角度看,引用了“马克思3处,恩格斯1处,列宁1处。毛泽东大体上有12处,邓小平6处,刘少奇1处,周恩来没有。江泽民 有1处,胡锦涛有13处。孔孟有12处,老子有2处,还有一些近代学者,比如王国维、费孝通。古人的语录,引得比较多,另外还有一些英模,比如雷锋、孔繁 森,郑培民。”章立凡说,“但他在俄罗斯和法国访问时提到的俄罗斯和法国作家、思想家都没有出现在《之江新语》的文章中,可能是他当时作为省委书记不便于 说这些东西,但说明他的知识结构还是比较传统的。”
文章中出现的名词频率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习近平的执政思路,并与当下的“从严治党”和“打老虎”有一定的关联。章立凡说:“他 (在《之江新语》中)讲党性、党纪、党的领导、纪律比较多。党性讲了13处,纪律讲了23处,还有10处讲党的领导,5处讲党纪。这个是一个特点,就是现 在所谓从严治党,这套思路怎么来的,可能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比较注意。”
AD
《之江新语》中,有7篇文章谈法制,但章立凡注意到,“‘宪法’和‘宪政’这两个词都没有出现过”。此外,“提到‘修养’这个词有 13处,‘慎独’有6处,还有一篇文章叫《追求“慎独”的高境界》,大体上可以看出他是一种党文化加儒家文化的思路。他的‘法’,我看比较接近于传统的这 种叫做‘内儒外法’,他的‘法’可能不见得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或者法制。而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思路。我觉得在这方面,他可能就是马克思加孔夫子,或者是 毛泽东加邓小平。”
而最近习近平“定调”媒体改革的思路,也似乎可以在《之江新语》中寻到蛛丝马迹。2014年8月,推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 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之江新语》中,2004年5月26日的一篇题为《领导干部要欢迎舆论监督》的文章中写到:“新闻舆论部门的同志要遵守新闻纪律, 做到反映情况客观真实,鼓劲帮忙而不添乱。特别应注意不报假新闻,不炒作可能引发各类事件的所谓热点新闻。要不断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抓好重大主题 报道,提高舆论监督水平,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健全这方面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牢牢掌握新闻信息传播的主动 权。新闻舆论要唱响团结稳定鼓劲的主旋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声音,积极有效地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章立凡评论道,“这篇文章其实通篇讲的不是舆论监督,而是怎么运用舆论监督。他当下一段时间以来对新闻或传播的控制,可以看出这个思路来。”但章立凡同时也指出,“最近新媒体开始出现,可能它的传播方式比较贴近(民众),不像过去那种党八股式的教导或者洗脑。”
这种媒体话语转型的思路也在《之江新语》中有所反应,2004年6月11日,习近平在《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和水平》一文中写到:“多要更多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生动性、可看性”。
“这是他2004年讲的东西,我觉得他肯定对于原来的这套传播有所不满,”章立凡说,“从这些方面看,就是当下新闻宣传按他的思路的一些调整,可能正在进行中。”
罗天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助理编辑。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