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星期一

章立凡:失去学生,将失去未来——谈香港占中运动与中共前途

失去学生,将失去未来

    ——谈香港占中运动与中共前途


    2014-09-29

    来源:  苹果日报  作者: 章立凡


    身 处互联网时代的地球村,资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互动,或可导致历史进程的加速。中国领导人未来面临的最大噩梦,或许是内外政治、经济、社会资讯互动形成的骨 牌效应。一周前我给一家杂志撰文,指出一国两制本来是邓小平为台海两岸统一而设计,香港是做给台湾看的政治样板。由于大陆官僚的傲慢与偏见,香港样板经营 无方,一国两制将不被台湾认同,毁掉香港的前途和一国两制,有一群人应该为此负责。

    形势比人强,文章尚未刊出,形势就走到了前 面:前天,北京当局重提一国两制的话音刚落,台湾朝野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拒绝,理由就是香港的现状。昨晨,以占领中环为旗帜的香港公民运动正式启动。与此 同时,北朝鲜的政局出现了异常征象。这几件事同时发生,显然不是艰苦权斗中的中共领导人所希望出现的局面。

    2009年2月,在清 华大学“社会溃败论”研讨会上,我曾提出一个“三条曲线”的命题:若将中国的问题制成图表,可以用三条曲线表示,一是经济,二是政治,三是社会情绪,如果 三条曲线的走势有错峰,没有同时到达临界点,社会或许处于溃败状态;如果三条曲线同时到达临界点,很可能出现动荡,甚至是崩盘。

    今 年中国经济未能遏制下行走势,9月24日,国际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因最新的资料及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该行将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年率预期从此前的7.6%下调至7.1%, 并预计中国2016年至2017年的经济增长率在6.7%左右。

    政治和社情的曲线同样不容乐观。执政党“专政为体,改革为用”,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曾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政治改革长期停摆,不仅未实现早年的民主承诺,还造成了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广大民众并 未分享到三十年来的改革红利,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当下,高层以“打虎”反贪为旗号的权力斗争难解难分,民众虽乐于围观,但任何政治参与或维权的行动,都会受到严厉打压。周永康的倒台,并不意味着维稳的执政思路有任何松动。

    对 北京当局而言,如果香港的公民抗争重演1989年六四的危局,如果朝鲜的金家独裁政权突然崩溃,如果这种政治冲击波通过互联网迅速传导,在大陆引发“阿拉 伯之春”式的骨牌效应,后果将不堪设想。内外形势的互动,很可能再度将当局逼到墙角(至少他们自己会这样认为)。

    如果他们不具备民主国家的政治领袖的妥协传统和政治智慧,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回归丛林法则。为防止内外资讯互动造成“颠覆性错误”,相信一定会以最凌厉的手段取缔占中,由此产生的任何国际环境压力,都将在所不计。

    视天下为战利品,是中国历代专制王朝的传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中共的基本历史经验。按照这套逻辑:既然天下不是选出来的,而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就只有用枪杆子来捍卫。这也是“数人头”(民选)与“砍人头”(专政)的根本区别。

    2006年我曾撰文谈近代以来大陆与香港互动关系。指出香港的亚洲小龙地位,实奠定于1949年后大陆国策的失误;且认为香港和台湾,都是大陆民主政治的实验场。“大陆与香港,究竟谁影响谁,还得继续走着瞧……”。

    面对香港广场上的莘莘学子,唤起了公众25年前天安门广场的血腥记忆;最担心失去的,往往是最容易失去的;为避免失误,或许会招致更大的失误;谁失去了青年,谁将失去未来。香港占中,考验的不仅仅是香港人,更是中共当局的政治智商。

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章立凡:「馬列不靈推孔子」

「馬列不靈推孔子」

2014年9月25日
 
【明報專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毛澤東時候將「孔老二」批得體無完膚,改革開放後漸漸將孔子當作「統戰對象」,及至現在習近平將孔子「捧上天」,孔子亦在中共政壇經歷了起起落落。

批鬥主角變「統戰對象」
對於中共展開的新一輪「尊孔」運動,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昨日表示,這是歷代統治者都喜歡用的,孔子講的君君、臣臣等這套倫理秩序,把「君父」換成「黨的領導」就可以了,實際上都是教人各安本分,在馬列這一套教育不靈的時候,文化保守主義是可以被用來填補意識形態的真空。
他解釋稱,現在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已很多元了,毛澤東時代那種封閉環境下的洗腦式教育已經不行了,所以就要借用其他比較相似的東西,其實還是專制主義的意識形態,但不一定是馬列,只要可利用的就利用。
章立凡說:「他(習)這麼做一點不奇怪,但是他說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毛澤東就是搞批林批孔的嘛。」
文革時期的副統帥林彪折㦸沉沙後,毛澤東在接見外賓時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
江青等「四人幫」隨後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林批孔」運動展開後,全國各地的孔廟等文物古蹟受到大面積破壞。
明報記者

 http://news1.mingpao.com/20140925/caa2.htm

2014年9月21日星期日

七律 无题



七律 无题(用唐人原韵)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五日

章立凡

周遭打虎起哀歌,一叶知秋北戴河。
江泽不堪愁里渡,云山犹在险中过。
帝都气色凝寒重,廊庙风声暗箭多。
不见春申行乐处,离宫岁月老蹉跎。

章立凡:从周永康案把脉党国体制



从周永康案把脉党国体制

章立凡

2014729日傍晚,各大官媒一条七十七字消息的播出,宣告了“政法沙皇”周永康的垮台。其实在中国大陆互联网上,“周永康”三字早已不是“敏感词”,对多数国人也算不得一条新闻,而是一桩茶余饭后反复吞吐的旧闻。惜墨如金的官方消息,追认的仅仅是一个既成事实,以期在即将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上先声夺人,压倒群芳。

政商帝国:权力黑社会化
根据业界潜规则,媒体对知名人物的告别,一般都备有预案(三年前某大佬就曾遭遇“被逝世”的乌龙)。由于备料充足,周永康这场迟来的“丧事”,立时变成了媒体的狂欢。各家争相推出不同版本的周永康“关系图”及配套报道,其中以财新传媒六万字的专题系列报道《周永康的红与黑》最为重磅,一举摘得业内桂冠。
“关系图”所展现的周氏政商帝国版图,分为“周氏家族”、“四川系”、“石油系”、“政法系”四大谱系,权力结构盘根错节,利益管道四通八达,神似东方的帮会堂口和西方的黑手党家族,但又比底层犯罪组织多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不受监督的庙堂权力。
党天下是扩大了的家天下,绝对的权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化公为私,将家族和部属植入组织系统,克隆成为私人势力。农家子周永康进入体制后,发展轨迹由点到面,由地方到中央,由司法到行政,由政治到经济,由官场到商场,由近亲到亲信,由白道到黑道……最终爬上“政法沙皇”的权力巅峰,搭的就是现成组织系统便车。
周永康以排名第九的常委,却拥有熏天权势和骇人听闻的财富,不仅在于掌握了两个最重要的系统——大棒政法系统和钱袋石油系统,更在于其行为模式毫无底线,以丛林法则取代了法治原则。周所控制的强力部门,在多地沦为暴力团体,通过权钱利益勾兑,成功实现了“维稳产业化”;以严刑逼供等暴力手段,在全国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在押人员“躲猫猫死”“洗澡死”“做梦死”“洗脸死”“激动死”“发狂死”“摔床死”……等等各种离奇死法,成为中国司法史上的奇观;以“打黑”“打击经济犯罪”等名义进行的“黑打”,将企业家罗织入罪判刑夺产,黑社会特征明显,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有组织犯罪。
历史上的宫廷权斗中,掌握过多权力和秘密的僭越者,不仅令人恐惧,更令人痛恨,下场往往很惨。周永康败在昧于历史,对权力的追求过分贪婪,尤其是执掌武警兵符之后,在权力斗争中屡屡突破底线,触犯了政权与枪杆之间的禁忌。
会党政治是中国传统家族政治的翻版,周永康的政商帝国,只是构筑权力金字塔的板块之一。从基层到顶端权力架构中,还存在着众多大大小小的家族板块。若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则产生老虎的温床依然存在;人治反腐、运动式反腐若不转成常态的法治反腐、制度反腐,也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权力魔咒:刑不上哪些人?
审查周永康,被誉为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坊间称颂有加,实际上正在被追究的,仅仅是一位“前常委”而已。纵观中共建党九十三年来的党史,此前已有二十一名政治局常委因各种原因落马,平均每四年多就有一位。这条所谓的潜规则,更像是个无厘头的伪命题。
据称“刑不上常委”的说法,源自1989年“六四“事件后,邓小平在616日对新领导集体“政治交代”的谈话。邓主张“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并以两代领导集体的历史经验为例:第一代“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邓小平提出“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也就是现在大家同意的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常委会……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
分析邓小平的谈话,无论如何解读不出常委个人有不受追究的特权。从另一方向推论:倘若政治局或常委会不够好,或者出了不好的人,党国的命运就要出麻烦。他所认同的,其实是“刑不上核心”,且只有核心才有权给其他人“上刑”。毛核心发动“文革”,打倒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林彪,常委陶铸、陈伯达等一大批党政军高官;邓在成为核心后,先后拿下了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和常委胡启立。后来在“南巡讲话”前后,邓小平也不是没考虑“换核”,但耳朵一软临时改了主意。
历史证明,在毛、邓两代核心任内是“刑可上常委”的。自江泽民时代开始,权力斗争仅扳倒了政治局委员陈希同、陈良宇、薄熙来,盖因强人政治被常人政治取代,博弈各方都不太有本钱豪赌。中共哪一代核心都不是神,邓的上述讲话之所以被演绎成“刑不上常委”的禁忌,无非是对演绎者及其拥趸有利。
权杖交接到毛时代成长起来的红二代手中,“刑不上常委”更不是禁忌。根据该群体自己的定义,红二代“定位在老一辈于一九四九年建国前参加共产党、参加革命的后代们”。他们相当于家族公司创业大股东的继承人,人脉及政治资本丰厚,与先辈打下的红色江山有天然的血缘感情,对大权旁落忧心如焚。至于草根出身的公司管理层,即便爬到高管地位也仍是打工仔,若有人背主弄权营私舞弊,大股东家族是要清理门户的。周案与薄案的区别或在于:对“自己人”中的争大位者如薄熙来,交宗人府“永远圈禁”足矣;而周永康这类恶奴欺主的退休高官及其“官二代”,则须按家法严惩不贷。
一派打虎声中,“刑不上常委”已成明日黄花,腐败名声在外而安然无恙者仍大有人在,坊间颇有“选择性反腐”之讥。自毛核心时代迄今,体制内安身立命保位升官的无上秘诀,不外乎“站队”二字。顺者昌,逆者亡,与“刑不上常委”相比,“政治正确”才是更有效的护身符。

打虎目标:结束老人政治?
我在今年2月发表的《“蝴蝶效应”与反腐前景》一文中,预言了这样一种现象:“以打虎反贪名义进行的高层权斗,若就此进入胶着状态,势成骑虎之局,打不死老虎,难免有被虎吃掉的危险。”在周案公布后一周内,官媒热门话题即是“胶着状态”和“老虎反扑”,外加一句 与腐败作斗争,个人生死,个人毁誉,无所谓”的狠话。匪夷所思的是,这些话题很快又成了文宣禁区。
“无所谓”这句名言,二十五年前曾出于另一位中共总书记之口。他因手无兵符而受制于老人帮,成了被核心拿下的第二个常委。在后毛时代的三十多年间,“老人干政”一直是中国政局的另一道魔咒。风水轮流转,以中共十八大胡锦涛 “裸退”为转捩点,魔咒出现了消退的征兆,这也是他在无所作为的政治生涯结束时,对执政党的最大历史贡献。
现任总书记的既定目标,是结束周永康背后的老人政治。他接受几位前任的失败教训,上台伊始就狠抓军权。在就任军委主席后的二十个月中,共计巡视军队十四次,平均约一个半月一次。与前两任相比,他似乎更注重提拔少壮军人,已晋升三十四位少将为中将。在“小组治国”的布局下,他出任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在反腐旗帜下整肃军队,拿下了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
宣布审查周永康前夕,华东地区的大规模军演,异乎寻常地导致大批航班延误,令人联想起1976年逮捕“四人帮”(又称“上海帮”)后,军方从海陆空钳制上海的历史场景。周案公布的次日,军委主席携两位副主席南下福建劳军,继续展示铁腕,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拳法套路深得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传。

反腐悖论:救党还是亡党?
周案公布的当日,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测:“从现在起到四中全会,是政权的高危期”;“台风正在上海登陆,很可能将横扫上海官场”。其后新老虎落网消息频传,各省市站队表态之声不绝于耳。
武松四面出击,动了体制内众多老虎家族的奶酪,其风险非同一般。目前武松与老虎之间均无安全感和信任感,未来是对决还是妥协?体制内外各方有着不同的解读。
730日周永康案公布后40分钟,人民网即发表题为《打掉“大老虎”周永康,不是反腐句号》的文章,稍后被删除。85日,人民论坛发表文章《反腐要提防“大老虎”们联手反扑》,又引发了热议和争论。6日晚,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文章《周永康后,中国要打好“三大战役”》,将“政治上的反腐与制度化、经济上的市场化与再分配、外交领域的发展空间与和平崛起”视为今后的三大战役。8日,某海外党媒发文批评当前反腐“四大谬论”,即“中止论”、“特赦论”、“胶着论”和“反扑论”。同期体制内外的公共知识分子发生了激烈争论,一部分人主张顺势推动改革实现宪政,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改革已死,体制无药可救。还有人发出“红二代应该站出来,挽救国家危难,推动中国政治大变革”的呼吁。
当下出现的“中止论”“特赦论”,反映了部分体制中人的焦虑。外科手术式的反腐,犹如在癌细胞不断扩散的躯体上,以连续切除病灶方法进行治疗,病体能否承受切割并继续存活?“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之说已流行多年,但不够精准。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反腐可能造成党的分裂,不反腐必将丢失政权”。
2011年底,我当众讲过一则自编的寓言:“危楼上,江湖郎中数人夜酌,聊起一桩疑难杂症。体量虚胖,五脏溃烂,病入膏肓,中枢麻木。病家讳疾忌医,医家徒唤奈何。”我是点评是:“五年看改,十年看埋”。如果下一届核心在第一个任期内,不能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话,也就无须启动了,我会放弃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愿景。
如今,新核心的第一任期已度过近五分之二。在此期间高举反贪腐旗帜进行权力斗争,建立个人威权,捍卫党的执政地位。至于能否以政治改革救党,避免“埋”的结局,至今犹是未定之数。正所谓:一念上天堂,一念入地狱;一念蒋经国,一念毛泽东。

依法治国:重温旧时“中国梦”?
中共四中全会行将召开,媒体热炒“依法治国”,歌颂“中兴领袖”;更有海外党媒将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提升至“第五个现代化”的高度。作者可能不知道,早在1978年,西单“民主墙”就出现过一篇《第五个现代化:民主及其他》的著名文章,究竟哪个才堪称“第五个现代化”?着实有点令人哭笑不得
现任核心上任之初,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其实这套说法由来已久: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江泽民在1996年提出的“依法治国”,在第二年被写入中共十五大报告,成为执政党的基本治国方略。
五年一度的换届承诺,每次都能引发公众的美好憧憬。二十多年前开始营造的“依法治国”,也曾是一个“中国梦”;在周永康时代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出现了大倒退,导致腐败蔓延、社会分裂,越维越不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国体制自身违背了“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规则。近两年间,法制倒退仍在持续,意识形态紧箍咒越收越紧,不仅宪法三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权利未得到切实保障,因思想言论、公民维权等原因获罪的案例更有增无减。
处理周永康案,如果仍像薄案那样“指东打西”,仅仅以经济控罪替代政治清算,不平反周氏主政期间的大量冤假错案,清算其给中国法制造成的伤害,执政党仍将面临合法性的难题,又何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不同于“以党治国”,若党派利益超越国家利益,很难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依法治国”须祛除僵化的意识形态,走出“内儒外法”的历史窠臼,若仅仅是“重振朝纲”式的宫斗剧目轮回,仍无法摆脱历史周期律。

 
                            2014814 风雨读书楼
                            明报月刊 20149月号

2014年9月4日星期四

习著热销,官方话语微妙转变?(章立凡点评)

习近平著作热销,官方话语微妙转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Pool photo by Chung Sung-Jun
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07年出版的著作《之江新语》被摆放在浙江馆、社科精品馆等多个展馆的明显位置,这 本书也是上海书展“重点推荐图书”之一,据中国多家媒体报道,是本届上海书展的“热门书籍”。同样受到热捧的还有新近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 本》、去年再版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及今年再版的习近平1992年所著《摆脱贫困》,这一系列书籍在短时间内密集占据了中国媒体的报道。
6月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宣部下属的学习出版社在2014年6月23日 出版发行。而再版的《之江新语》和《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等书则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分别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重印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得以 重新出版。
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在采访中说:“领导人出书畅销很普遍”,但习近平一系列书籍最近热销的现象“应该是有关部门特意为他打造 的形象。”张鸣指出,这种做法在中共领导人中并不少见,“每个人都会去做这些事情,但从效果上来说,习近平的形象塑造是有效果的,取得了一些小突破。”
中国近代史学家章立凡在采访中评论道,国家主席系列书籍近期热销及密集报道的现象,反映了“一个是高层有这样的需求,一个是媒体有 这样的传统”。“对他(习近平)来讲,要巩固权威、集中权威,需要从舆论上加以配合。而从媒体自身来讲,他们也习惯一种传统思路,造神运动的思路,可能一 有这样的安排就一拥而上。” 章立凡说。
在这一系列书籍中,习近平2002年至2007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所著的《之江新语》和今年6月刚刚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受到最多关注。
《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根据上海《新民晚报》8月20日刊登的本届上海书展评选出的“双十佳”(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榜单, 《之江新语》位列“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第一位,同样入榜的还有《甲午殇思》(上海远东出版社)、《博尔赫斯的面孔》(译林出版社)等书。而据中国国家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CCTV)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不到两个月时间,发行量即突破1000万册”。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以笔名“哲欣”自2003年2月25日至2007年3月25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 短论辑录。习近平调任上海时,《浙江日报》向省委办公厅提出将“之江新语”专栏文章集册成书的建议,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8月首次出版,初版印刷 5000册,内部发行。201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重印《之江新语》,该书责任编辑、浙江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虞文军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 称,旧版《之江新语》得到了习近平本人的审阅和肯定,新版《之江新语》因为有之前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习近平另一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 思考与实践》重印在前,审批过程很快,印数达138万册,并且截至2014年8月中旬已经售出了125万册。
在《之江新语》卷尾“编者的话”中,浙江日报社谈及当初集册出版《之江新语》的原因:“这些短论,思想性强、针对性强、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言之成句,持之有理,文风朴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以下缩写为《读本》)由学习出版社在2014年6月23日出版发行。根据央视和新华网报道, 《读本》出版后,各地各部门立即开展学习:“北京、浙江、四川、陕西、银监会、审计署等立即组织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山西、福建等地把《读本》学 习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山东、湖北、湖南、青海、甘肃、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召开学习座谈会,天津、辽宁、江苏、重庆等地及时把《读 本》发放到县乡、街道、社区,云南、新疆组织翻译《读本》少数民族文字版,推动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学习。”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读本》的出版发行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行动的指南,有助于大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由学习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
对于这类书籍的热销,张鸣评价道:“肯定还是有习近平的粉丝,还有研究他动向的人会去读这些书,但从‘喜欢读’的角度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毕竟这些著作政治性很强,不可能是真正的所谓畅销书。”
习近平上台后,在治党执政方面表现强硬,强势推行反腐行动,要求“苍蝇老虎一起打”,而在个人形象塑造上则多走“亲民”路线。不论 上任初期被香港《大公报》报道的乘出租车“假新闻”,还是去北京庆丰包子铺吃包子、走访京城胡同南锣鼓巷,都在媒体舆论上营造出关心民生、亲近民众的领导 人形象。而此番个人著作成为“畅销书”的现象,再次成为他亲民形象塑造的组成部分。
张鸣同意这种说法,并认为书籍在现在已是传播力较低的形象塑造方式,相比之下,”网络上、微博上更有效果”。“习近平的形象塑造还是比较成功的,配合他的最近反腐的声势,在老百姓中还是得到了认可。”
章立凡在采访中认为,《之江新语》和《读本》的畅销,多因为这类书基本上是通过党政系统购买,然后发给干部学习的;同时,从官场学 的角度来讲,阅读领导人书籍非常有必要,还是会有不少人会读,特别是体制内的人。“上来一个新领导人,大家摸不透他的脾气,而且他现在发动这么严厉的‘打 老虎’运动,所以体制内的官员也是人人自危。在这个情况下,我想会有很多人去研究新任领导人的爱好、性格等等。所以就要从他的文章里去研究,揣摩领导的心 思。”章立凡说。
通过细读《之江新语》,章立凡做了一些数据统计,以分析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执政思路。
从引文的角度看,引用了“马克思3处,恩格斯1处,列宁1处。毛泽东大体上有12处,邓小平6处,刘少奇1处,周恩来没有。江泽民 有1处,胡锦涛有13处。孔孟有12处,老子有2处,还有一些近代学者,比如王国维、费孝通。古人的语录,引得比较多,另外还有一些英模,比如雷锋、孔繁 森,郑培民。”章立凡说,“但他在俄罗斯和法国访问时提到的俄罗斯和法国作家、思想家都没有出现在《之江新语》的文章中,可能是他当时作为省委书记不便于 说这些东西,但说明他的知识结构还是比较传统的。”
文章中出现的名词频率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习近平的执政思路,并与当下的“从严治党”和“打老虎”有一定的关联。章立凡说:“他 (在《之江新语》中)讲党性、党纪、党的领导、纪律比较多。党性讲了13处,纪律讲了23处,还有10处讲党的领导,5处讲党纪。这个是一个特点,就是现 在所谓从严治党,这套思路怎么来的,可能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比较注意。”
AD
《之江新语》中,有7篇文章谈法制,但章立凡注意到,“‘宪法’和‘宪政’这两个词都没有出现过”。此外,“提到‘修养’这个词有 13处,‘慎独’有6处,还有一篇文章叫《追求“慎独”的高境界》,大体上可以看出他是一种党文化加儒家文化的思路。他的‘法’,我看比较接近于传统的这 种叫做‘内儒外法’,他的‘法’可能不见得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或者法制。而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思路。我觉得在这方面,他可能就是马克思加孔夫子,或者是 毛泽东加邓小平。”
而最近习近平“定调”媒体改革的思路,也似乎可以在《之江新语》中寻到蛛丝马迹。2014年8月,推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 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之江新语》中,2004年5月26日的一篇题为《领导干部要欢迎舆论监督》的文章中写到:“新闻舆论部门的同志要遵守新闻纪律, 做到反映情况客观真实,鼓劲帮忙而不添乱。特别应注意不报假新闻,不炒作可能引发各类事件的所谓热点新闻。要不断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抓好重大主题 报道,提高舆论监督水平,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健全这方面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牢牢掌握新闻信息传播的主动 权。新闻舆论要唱响团结稳定鼓劲的主旋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声音,积极有效地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章立凡评论道,“这篇文章其实通篇讲的不是舆论监督,而是怎么运用舆论监督。他当下一段时间以来对新闻或传播的控制,可以看出这个思路来。”但章立凡同时也指出,“最近新媒体开始出现,可能它的传播方式比较贴近(民众),不像过去那种党八股式的教导或者洗脑。”
这种媒体话语转型的思路也在《之江新语》中有所反应,2004年6月11日,习近平在《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和水平》一文中写到:“多要更多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生动性、可看性”。
“这是他2004年讲的东西,我觉得他肯定对于原来的这套传播有所不满,”章立凡说,“从这些方面看,就是当下新闻宣传按他的思路的一些调整,可能正在进行中。”
罗天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助理编辑。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